昨日清晨5時30分許,天還未完全放亮,隨著幾聲清脆的喇叭聲,一輛印有“中國郵政”的郵政物流配送車從三門三特漁村的水產品灌裝基地駛出,將2000多公斤三門青蟹運往杭州。這些青蟹搭上了“浙鄉(xiāng)郵禮”的進城快車,最遲到傍晚,它們就能全部送到省內各大城市的居民手中。
“浙鄉(xiāng)郵禮”是浙江省郵政公司從去年開始推行的服務“三農”的新載體,借助村郵站這個平臺,把省內最具特色的鮮活農產品,通過郵政物流分銷網絡第一時間配送到全省各大城市,實現“信息化服務入村,時鮮農產品進城”,為養(yǎng)殖戶搭建新的銷售平臺,促進農民增收。同時,城市居民只要購買并激活“村郵季卡”,就可享受3個月時令農產品上門配送服務。
三門青蟹是活體水產品,對外部環(huán)境極其敏感,很容易在貯存運輸的過程中死亡,存在“配送難”的問題。去年10月27日到11月1日,浙江省郵政公司在三門首次嘗試了“浙鄉(xiāng)郵禮”三門青蟹全省大規(guī)模集中配送活動獲得成功,累計為省內客戶直送三門青蟹8000多箱,共計1萬多公斤,創(chuàng)下國內活體農產品集中配送量最高的紀錄,并且有效解決了“配送難”的問題。
在去年成功的基礎上,今年,浙江省郵政公司和三門縣郵政局又推出“浙鄉(xiāng)郵禮”活體大規(guī)模集中配送項目。“由于品質好、知名度高,加上我們積極爭取,三門青蟹最終在全省87個特色農產品中脫穎而出,成為本季度的首發(fā)產品,也是首個活體配送項目。”三門縣郵政局副局長潘峰說。
三門青蟹之所以備受市場青睞,關鍵在于其品質。“去年的‘浙鄉(xiāng)郵禮’活動,讓三門青蟹‘爬’上了全省市民的餐桌。今年的銷售量是突破點,比去年翻了一番多。”潘峰告訴筆者,本次“浙鄉(xiāng)郵禮”配送的青蟹都是一級青蟹,該局邀請三門縣青蟹辦及浙江三特生態(tài)漁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的專業(yè)技術人員,一起對青蟹的質量進行把關,以保證所配送的青蟹達到品質要求。
“挑選的標準十分嚴格,單只凈重的標準控制在四兩八跟六兩二之間,偏大或偏小的青蟹一律剔除,從養(yǎng)殖戶起捕,到運到灌裝基地,再到裝箱發(fā)貨,中間一共有9道程序。肥瘦度、捆扎物、單體重量等等,一切都按照三門青蟹的地方標準執(zhí)行。”潘峰介紹說。
為了保證青蟹活體配送,該局在運輸上下足了功夫。除了嚴把品質關,他們在包裝、運輸上也花了不少心思。與一般的青蟹包裝箱不同的是,這次配送所用的包裝箱是專門設計的,里面放有專用的海綿墊,四周設有通風孔。同時,采用特殊的空調郵車,自動調節(jié)車廂內溫度。另外,盡量優(yōu)化投遞程序,壓縮中途運輸時間,確保青蟹在48小時內送到市民手中。
“跨區(qū)域直銷和電子商務,是青蟹銷售今后的發(fā)展趨勢,而‘配送難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種向外擴張的步伐,這次配送活動雖然持續(xù)時間不長,但為探索青蟹配送標準化、專業(yè)化、規(guī)范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鑒。”三門縣青蟹管理辦公室主任盧余撐說,“今后,我們將總結經驗,與郵政部門聯合,成立三門青蟹配送公司,把三門青蟹源源不斷地送到全省各大城市,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方便,使廣大市民都能吃到新鮮的三門青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