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性】甘,微溫。歸肝、腎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補血養(yǎng)陰,填精益髓。
【應用】 1.血虛諸證。本品甘溫質潤,補陰益精以生血,為養(yǎng)血補虛之要
藥。常與當歸、白芍、川芎同用,治療血虛萎黃,眩暈,心悸,失眠及月經(jīng)不調、崩中漏下等,如四物湯);若心血虛心悸怔忡,可與遠志、酸棗仁等安神藥同用;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虛血寒、少腹冷痛者,可與阿膠、艾葉等補血止血、溫經(jīng)散寒藥同用,如膠艾湯。2.肝腎陰虛諸證。本品質潤入腎,善滋補腎陰,填精益髓,為補腎陰之要藥。古人謂之“大補五臟真陰”,“大補真水”。常與山藥、山茱萸等同用,治療肝腎陰虛,腰膝酸軟、遺精、盜汗、耳鳴、耳聾及消渴等,可補肝腎,益精髓,如六味地黃丸;亦可與知母、黃柏、龜甲等同用治療陰虛骨蒸潮熱,如大補陰丸(《丹溪心法》)。本品益精血、烏須發(fā),常與何首烏、牛膝、菟絲子等配伍,治精血虧虛須發(fā)早白,如七寶美髯丹(《醫(yī)方集解》);本品補精益髓、強筋壯骨,也可配龜甲、鎖陽、狗脊等,治療肝腎不足,五遲五軟,如虎潛丸(《醫(yī)方集解》)。此外,熟地黃炭能止血,可用于崩漏等血虛出血證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10~30g。
干法制粒而成,1克等同于5克生藥材。免煎煮。
關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www.ahklwy.com 版權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